NEW SHOW
——內鄉縣水溝村脫貧記
“水溝沒水石遍地,溝溝坎坎點莊稼。肩挑手拎進趟城,一走走到日頭落?!彼疁洗?,雖叫水溝,卻非常缺水,老百姓的這幾句順口溜正是它昔日的寫照。
這個位于內鄉縣乍曲鎮的小村子,三年前全村有貧困戶265戶、貧困人口860人,幾乎占總人口的一半;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,遠低于全縣人均6700元的收入水平;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石漠化的荒山,山上都是齜牙咧嘴的黑石頭,沒有一條通村公路、沒有一項叫得響的產業。
如今,自來水流進了農家院,水泥路也進村**,山上的石頭“開了花”,水溝村實現整村脫貧,成為內鄉脫貧攻堅的示范村。
水井打了168米 “回娘家都要帶水桶”的媳婦笑了
“俺活了大半輩子,沒喝過這么甜的水!”72歲的彭超奇拄著拐杖、端著甘甜的自來水告訴記者,“十年九旱,過去早起**件事就是到8里外的彭營村去拉水,俺這腿就是因為拉水摔骨折落下了毛病?!?/p>
“俺從淅川馬蹬鎮嫁到這里,每次回娘家總拎個大水桶,讓人笑話死了!”41歲的劉改枝告訴記者。
說起吃水難,村民就有說不完的話?!澳撬≌媸潜冉鹱舆€金貴!”村支書朱春玲告訴記者,全村1772人因水受傷的不在少數,村里也想了不少辦法,建防旱池、打水井,但要不了多久,就又沒水了。
有水,才有希望!2013年,內鄉縣扶貧辦與水溝村結成定點幫扶對子,到各家各戶調研,詳細了解村情和群眾的需求,幫助村“兩委”班子理思路、謀產業,科學規劃,為該村描繪了“整村推進是杠桿,科技扶貧是出路”的發展路子,并協調相關部門進行扶持。
“天不明,俺就坐較早的班車趕到縣水利局門口等?!敝齑毫峄貞浧甬敃r的情景,至今記憶猶新——歷時3天,水井一直打到168米,白花花的自來水噴涌而出,全村老少歡呼雀躍,高興得跟過大年似的。
“現在一擰開水龍頭,做飯、洗衣服、喂牲口的難題都解決了?!眲⒏闹εd奮地說。兩眼深水井及配套建設的大型蓄水池,**解決了全村的灌溉用水和居民飲水問題,兩座翻水壩里也波光粼粼。
84萬元鋪出致富路 在山外“給車子租房”的運輸戶樂了
水溝村距鎮里12公里,聽起來不遠,但由于隔山過嶺,過去村民出行只能走一條羊腸小道,貨物進出幾乎都是肩挑手提。道路,成了制約村里發展的“瓶頸”。
62歲的靳溝組村民靳國慶告訴記者,過去上坡下嶺山路崎嶇,從外邊來收糧食的小販都是一道溝一個價,水溝的**價要比溝外價格低兩成,“就是到8里外的村部開個黨員會,都得早上5點起,才能8點準時到達?!?/p>
35歲的靳英俊,當時曾買了一輛農用三輪車搞運輸。但是,車開進去容易出來難,為了省事,只好把車子停到離家較遠的大路邊,自己步行回家吃飯,晚上還得去查看,連個囫圇覺都睡不了。折騰了一段時間,他只好租了間房子專門用來停車。
2013年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實施后,水溝村爭取到了扶貧項目**84萬元,新修了寬3米、長4.7公里的村組道路,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。靳英俊為此新買了大貨車,樂得合不攏嘴:“俺再也不用天天晚上起夜了!”靳國慶笑呵呵地說:“這路多硬實,俺現在沒事都想出來溜達一會兒?!?/p>
“道路暢通,不僅村民的生活改善了,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致富門路,這也是一條‘致富路’??!”朱春玲告訴記者,村里道路修好一個多月,已有好幾戶村民新買了三輪車,還有幾戶農民準備像靳英俊一樣,買輛貨車跑運輸“**”。
此外,水溝村還擴建了村衛生所,建成了600平方米的新教學樓,擴容增設變壓器、改造低壓線路2000余米,投放村村通電視接收器300余個……曾經阻礙水溝村發展的攔路虎一個個得到解決,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越變越好。
成功人士返鄉創業 茶、菊產業讓這里的石頭“開了花”
水通了,路通了,在外發展的成功人士紛紛返鄉創業,得到“滋潤”的水溝村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乍曲鎮是歷史上有名的茶產地,水溝村所在的九峰山,屬火成巖山系,土壤富含硒、錳、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,特別適宜有機茶、菊花的種植。經過多次考察,南陽市天隆茶業向水溝村拋出了“橄欖枝”,成立九峰山茶葉專業合作社,采取“公司+專業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運作模式,規劃了3000畝茶園和2000畝菊花**。2014年,該項目被確定為科技扶貧項目后,上級部門陸續投入扶貧**70萬元,支持水溝村做大茶產業和菊花深加工。
九峰山上,金貴的土壤散布在石窩窩里,群眾形象地稱種菊、種茶為“繡花產業”。進駐九峰山后,天隆茶業不惜成本,**期硬是從石頭縫里“摳”出了1000畝有機茶園和400畝菊花園。
初冬的清晨,九峰山上貢菊鋪金,山下茶樹吐翠。村民彭金俠和母親周秀閣一起來到菊花種植**干活?!叭疹^一出、眼一睜,這60元就到手了。上個月俺領了1860元,這輩子沒領過工資,現在俺也跟上班的人一樣了?!迸斫饌b雙手在盛開的菊花叢中靈巧地翻飛,金燦燦的菊花堆滿了采茶的竹簍。
“像彭金俠這樣在**干活而脫貧的貧困戶,還有100余戶?!敝齑毫岣嬖V記者,村民在家門口掙錢,人均收入已從三年前的1800元增加到5000元以上,日子越過越紅火!
天隆茶業的負責人苗俊亞介紹,企業一年給工人開的工資就在百萬元以上,項目一期目前已輻射其周邊吳莊、上莊、店坊、彭營等4個行政村,項目三期可實現2000余人就業。
水溝村,這個**內鄉脫貧攻堅的山鄉示范村,正不斷增強脫貧內生動力,書寫致富的新傳奇。